(资料图片)
图说:神经外科陈菊祥(居中)主任团队在手术中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神经外科手术的精细程度和复杂性非同一般,被称为“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如何精准定位病灶,使手术操作具有精确、灵活、快速、微创的特性,从而实现神经功能创伤最小化、手术效果最大化,这成了当前神经外科手术的重点和难点。
近日,在上海长海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内,好似上演着一部部“科幻大片”——神经外科陈菊祥主任团队利用智能神经束成像系统+MR混合现实技术,并结合国际最先进的数字化手术显微镜,成功实施多例脑深部功能区肿瘤切除手术。
陈菊祥介绍,脑胶质瘤等恶性肿瘤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手术是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风险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几十年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神经导航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神外手术。然而,神经导航技术对设备要求高,并且需要临床医生在导航屏幕的2D图像和患者之间来回切换,临床应用产生了诸多不便。
伴随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等技术在医疗领域得到初步应用,特别是混合现实技术,打破了数字的虚拟世界与物理的真实世界间的界限,能实现虚拟成像和现实环境的交互,从而为临床诊疗过程提供支持,可以有效实现术中病灶的精准定位。
在手术前,陈菊祥主任团队通过MR技术准确“透视”肿瘤,厘清了周围纤维传导束和血管的三维关系,制定了精准的手术方案。手术过程中,团队利用数字化手术显微镜,将来自不同系统的信息层直接添加到显微镜图像上,进一步增强了术中的可视化。同时,其超快速处理能力能提供更自然、实时的视觉信息,帮助团队在手术过程中做出准确决策并及时调整,神经电生理监测也实时监测着患者的神经功能。术中肿瘤顺利切除,并保护了邻近的重要血管和功能区。术后患者无神经功能障碍,恢复良好。
“智能神经束成像系统+MR混合现实技术有效解决了以往神经外科手术的精准定位和术中漂移等难点,其精确、灵活、快速、微创的特点,使得导航、虚拟技术联合显微镜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功能,从而能实现‘病变切除最大化,神经功能创伤最小化,病人恢复最佳化,医疗成本最优化’的目标。”陈菊祥介绍。
院方表示,一直以来,长海医院神经外科诊疗团队始终以人民健康需求为宗旨,秉持“精准”“微创”的手术理念,聚焦神经功能保护、精准治疗和微创化三大目标,借助国际最先进的诊疗设备,不断探索科技与医疗结合方式,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关键词: